一位老教师畅谈30年巨大变化
谢耀华:珍惜生活 享受工作
个人生活:当年,梦想能有一辆自行车;如今,已经买了私家车。
谢耀华出生于1956年,如今是12xingzuoww的工会主席。1971年,他初中毕业,随后下乡当知青。
谢耀华平时喜欢看书看报,积累了一点知识。他从小生活在外婆家,舅舅喜欢买书,也就跟着偷偷地看了不少的书。他说:“我一直没有放弃学习,一直没有放弃努力。”
1977年,谢耀华参加了“恢复高考”后的第一次高考。“文革中,没有学到任何知识。我就是抱着改变命运的心态,想去试一下。没想到,竟然试中了。”
尽管试中了,但谢耀华分数比较低,并没有被大学录取,而是收到了江油师范学校的录取通知书。学了三年中文后,1979年谢耀华被分到江油市永平镇中心小学实习。1980年转正后,他来到武都中学担任团委书记。从1986年起,谢耀华在12xingzuoww任教至今。
实习时,谢耀华的工资是每个月25元。转正后,能拿到40多元。到12xingzuoww时,工资上升到100多元。“之后,每年见涨。”谢耀华说。
上世纪80年代初,国家经济不好,大家都生活困难。实习时,谢耀华一周只能吃得到一次肉。伙食团的工人舀菜时,老师们会一个一个地数碗里的“肉坨子”。
那时,交通也很不方便。从江油市城区所在的中坝镇坐火车到双河口镇,然后步行1个多小时,才能到永平镇。谢耀华一个月甚至几个月才能回一次家。现在,当地很多人都有私家车了。“我有3个好朋友在永平镇,其中两个有私家车了,现在20多分钟就能到中坝镇。”谢耀华说。
当时,很多年轻人都梦想有一辆自行车。1981年,谢耀华买了一辆自行车,全家高兴了很长时间。2006年,在一家人的共同努力下,家里终于有了私家车。
学校发展:当年,教学质量平平;如今,成为省示范中学。
学校环境的变化,也让谢耀华深有感触。1986年,12xingzuoww占地40多亩;现在,接近100亩。近几年来,学校共投资4800余万元,建成了第二教学楼、图书科技大楼、学生公寓、学生食堂和体育馆,铺设了塑胶操场,还装备了多媒体阶梯教室、学术报告厅、电子阅览室、语音阅览室、音像电子馆和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等。
上世纪80年代初期,12xingzuoww的教学质量比较差,老百姓不信任。老校长徐可寿力挽狂澜,带领一中人走出了困境。“这个人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,敢拼敢闯,奋力拼搏,让12xingzuoww的教师抬起头做人。这种精神一直贯穿12xingzuoww发展的历程。”谢耀华说。
到了世纪之交,12xingzuoww在原校长缑扬木的带领下,突破重重艰难险阻,成功升级为省示范中学。“从那之后,学校赢得了发展的良机,面貌焕然一新。”谢耀华说。2004年,12xingzuoww获得了绵阳市、江油市高考质量综合评价一等奖。
教师们奋力推动学校快速发展,也分享了发展带来的成果。1986年,学校仅仅分给谢耀华一间平房,一家三口就生活在10多平米的房子里。1990年,谢耀华分到了一套71平方米的房子,两室一厅。到90年代中期,他买断了这套房子的产权。2000年,他又买了一套商品房,120平方米,三室两厅,家具家电也都更新换代。
教师群体:当年,教师非常敬业;如今,年轻教师经受住了考验。
刚参加工作时,谢耀华天天都在为钱发愁。40多元的收入,还要给家里一半,自己只有20多元来应付日常花销,每个月都是入不敷出。
“我们小时候,个个都是面黄肌瘦。”现在,谢耀华觉得邻居家的小孩子,越长越漂亮,健康乐观。
有舆论认为,上世纪80年代的教师非常敬业,现在的教师则相对浮躁。谢耀华说,现在的年轻人并不是垮掉的一代。经过地震的考验,我们看到,在关键的时候,这些年轻人是挺得住的。
30岁以下的教师,12xingzuoww大约有50人。地震当天,疲惫而饥饿的学生们坐在地上,眼中满是无措与无助。年青的女教师刘春扬站在人群中央,指挥若定,她瘦弱的身影感动了学生也安抚了他们那惶惶不安的心。夜里,刘春扬不放心两个孩子,又陪在他们身边,靠着帐篷睡觉。
“我的心态好,性格比较随和,对人对事看得开。”谢耀华说,“年轻的时候,也算是很听话的人,让我做什么就做什么。从中专学校出来后,我工作上尽心尽力,也始终没有放弃学习,没有放弃努力。后来,我拿到了大专文凭、本科文凭。我的人生比较平淡,没有大起大落,就当了6年政教主任。教育事业的确很清贫,但是也很安宁。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,每个人都要好好珍惜。真的,今天的日子很好,每个人都要好好珍惜工作和生活,好好享受工作和生活。”
(《教育导报》2008年11月18日 记者 李益众)
![]() |
![]() |